时间: 2024-06-02 17:02:31 | 作者: 环保充皮纸系列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官微发布了2023年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首次采用开化纸为书写载体。
开化纸有哪些特别之处?为何能引起知名高校的青睐?它的“出圈”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近来联系的人挺多,这张纸有点‘东方欲晓’的感觉了。”开化县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主任黄宏健说道。
“开化纸属于皮纸,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是灌木植物瑞香科的荛花,其纤维可防虫,让纸张千年不坏。”黄宏健和记者说,开化纸在古代还制作过交子、银票,在明清时期是最名贵的典籍用纸。2017年,黄宏健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合作开展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经过几年努力,将近乎失传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重新“复活”。
如今开化纸成了网红,会不可能会出现“开化纸贵”?“我们计划生产的开化纸分两种,普通版一张(4尺规格)的价格在30-50元,定位与红星牌高端宣纸相近,可作为书画用纸,未来你们可以在专卖店购买。其他的还有专用于典籍、修复、文创的高端版,主要是针对定向客户。”为了测试开化纸普通版的书画使用效果,黄宏健计划试产一批具有长寿命和优良书画墨性的开化纸样纸,于8月起交付中国美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国内“书画专业用纸”单位试用,进一步收集市场反馈。
目前,黄宏健的团队已经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合作处、中山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的合作意向,有的想对外推广纸文创,有的想用于教授聘书、荣誉证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也递交了一份价值100万元的用于专业级别典籍领域的开化纸订单,供货即将全部交付。
“古籍翻印翻刻(善本再造)在国内的市场空间非常之大,但至今在用纸领域却依然是空白。希望我们的开化纸能够填补它!”黄宏健介绍,古籍的翻印翻刻对纸张要求极高,如果既要提升工作效率又得达到古代手抄的纸性效果,纸张一定要具有长纤维、高寿命、墨色精美的传统纸张三大要素,还可承受住现代高速印刷机的印刷强度。“每张传统纸的厚薄、匀度、克重等都必须高度一致,才能实现高清印刷,国内还没有这样既能保存数百年又标准化的纸张,全世界只有日本和纸勉强够格。目前,翻印翻刻工作都还是依靠人工印刷来实现,但复制的产品远远达不到古籍原物的品质水平”。
现在,黄宏健的团队正在设计1.0版仿生抄造设备并申请相关专利,这套半自动的造纸设备将帮他们在未来两年时间突破这项技术瓶颈。
“现在,我们还契合明年龙年,设计了两款文创,计划将文创产值做到200万元。暂时保密,值得期待一下。”黄宏健说。
传统手艺的开化纸如何融入现代商业模式,吸引消费的人来赚钱“养活”自己?文创专家们也纷纷支招。
“开化纸既要在低端市场的原纸供应上始终保证品质,也要设计独有的风格和品牌逐步迈向高端市场。”在浙江科技学院教授卢艺舟看来,开化纸及其制作技艺应该借助此次成为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用纸的机会做好宣传营销,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卢艺舟建议开化纸未来可以着重瞄准两块市场需求:强调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大众市场——发力笔记本、手账等领域,以及强调耐用品质的定制市场——用于结婚婚书、商业合同等领域。
“简单的使用和印刷很难让我们消费者了解到纸张的优点。在古代,开化纸是文献首选的‘御用’印纸,也是明清以来最名贵的御用典籍纸,现在又刚刚成为复旦大学的‘发榜用纸’,借助这种‘学霸’属性和IP加持,既可以和文博单位打造日历、打卡纪念章、旅游护照等联名款文创,也可以开发笔记本、手账、和中高考纪念品等学习文具,吸引不一样的需求的花钱的那群人。此外,‘纸寿千年’是开化纸的特性,蕴含了恒久、不朽的意义,不妨提供高级定制成为婚礼誓言、商业合同签订等场合的用纸,让高端消费者更了解和认可其品牌价值。许多价值千万上亿的商业合同为什么用笔都是万宝龙,因为它代表着谨慎、郑重,已经被人们赋予了文化认同,相信开化纸也有这样的潜力。”卢艺舟说。
国家非遗嵊州竹编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不仅有竹编耳环、收纳盒等生活用品系列,也开发竹编茶桌、茶盘等产品适应饮茶风尚,满足各类花钱的那群人;桐庐县引坑村上千年历史的索面制作技艺,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原料、统一销售解决传统工艺繁杂、制作时间过长、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集聚品牌效应推动产业转型……在浙江,非遗手工艺活化利用的优秀做法比比皆是,开化纸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放眼世界,起源可以追溯到八世纪的日本和纸与开化纸一样古老,至今任然保留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目前已形成了多个商业品牌。从钱包、帽子到衣服、拖鞋,这些原料为和纸的现代商品具有帆布和皮质的质感,也颇受市场追捧。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以栋也曾购置了和纸制成的钱包,至今印象深刻。
“这只钱包通过植物胶对纸张进行了加固和防水,而且环保,特殊的褶皱很有特点和风格,我认为是一种很强的文化输出,不妨参考。”孙以栋还认为,开化纸要变成一张家喻户晓的“名纸”,还需要社会推动形成用纸氛围、打造文化产业链。“借助亚运会,浙江应该让更多‘made by zhejiang’文化产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