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7-04 05:52:32 | 作者: 精品装帧布系列
回望改革开放40年风起云涌,遥想新中国砥砺前行70年壮阔历程,每一朵时代浪花中,都有企业和企业家不懈奋斗的身影。企业家的所思所想代表着一代奋发图强的中国人,企业命运的跌宕起伏印证着时代的变迁。
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大家一起跟随那些金融EMBA优秀校友的奋斗历程,回顾往昔,期盼未来,致敬为祖国繁荣做出贡献的每一位追梦者!
第二期让我们跟随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 2018级学生、雅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万捷看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
“人和企业都是有生命的,如果有一天雅昌不在了,雅昌保存的所有艺术品数据,将属于国家,属于全人类。”200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雅昌15周年庆典时,雅昌董事长万捷宣布了企业遗书。
文化艺术是国家之魂,民族之根,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的生命在于传承。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为世人称赞,这与毕加索采用了文献系统的方式来保存自己的艺术作品紧密关联。早在1932年,毕加索就将他的16000件作品,通过朋友的帮助,全部整理成为文献数据库。经过时间的洗礼、历史的积淀,毕加索的作品时至今日仍然有据可循。如今,我们依旧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毕加索的艺术足迹,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位艺术家的成长过程。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可能没一个专业、系统的文献系统,但是一个专业、系统的文献系统一定出自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雅昌创始人万捷在打造艺术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从毕加索的文献系统中得到灵感,卓立打造艺术家数字文献全集,为艺术品提供鉴证备案服务,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艺术资源数据库。
雅昌,Artron,正是艺术(Art)与电子(Electron)的结合。从雅昌诞生之初,便奠定了雅昌注定要将艺术与电子牢牢地绑在一起。
1985年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深圳,毗邻当时世界五大印刷基地之一的香港,印刷工业非常发达,并且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管理严格,是公认的世界级水平。与之山水相连的深圳,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加之改革开放给予特区的宽松政策,使得香港先进的经验和高素质的人才储备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深圳,深圳印刷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当时国内印刷业最大的集散地。
这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梦想的“传奇之地”。雅昌创始人万捷,也对深圳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所以他选择离开生活了23年的北京,放弃了在当时稳定且有保障的中科院工作,踏上了去往深圳的追梦之旅。在深圳,他选择加入当时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印刷企业——美光彩印公司。这家中日合资企业拥有顶级的设备、产品、技术和专家,他感到这里充满了新鲜感和活力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奋斗着。在这里,万捷意识到“匠心”一词的意义和分量,并且对他今天的事业态度和追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2年,万捷意识到,合资企业经历了新鲜期和学习期后,逐步蜕变为中方的管理模式,领先性已无那么明显了。在这样一种体制下,自己的很多想法并不能够实现,于是他萌生出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在坚定信念之后,1993年,万捷凭着借到的40万元和30余名员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虽然初创期的公司规模很小,但他的梦想却很大。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印刷行业的发展,会直接革新这一发明。让雅昌实现顶级水平的印刷工艺是万捷的志向所在。从纸张选材、印刷工艺到装订工艺,雅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不停地改进革新,这也促使雅昌打开了制作拍卖图册业务的大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艺术品拍卖交易刚刚恢复,发展迅速。拍卖图录作为艺术品拍卖的重要宣传手段,其品质被拍卖企业格外的重视,对以图片为主的图录印刷要求颇高,国内印刷水平很难达到一定的要求,都要安排到日本、香港等特定企业印制,各项成本非常高。因此,雅昌在经过不断研究世界各拍卖公司制作的图录,终于形成了一套属于自身个人的高档印刷模式,并且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印制技术突飞猛进,这也让雅昌制作的图录质量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而建立这一伟绩殊勋的莫大光荣属于中国。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印刷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印刷界的几次革命——从传统工艺林CTP再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印刷,每一次都是由雅昌率先自觉转变的。雅昌先进的印刷技术不仅体现在个性化、数字化上,而且还体现在雅昌把800年前、1000年前,土耳其、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的传统制作流程与工艺与当今最先进的科技结合起来,将传统技艺传承、延续。
2018年,是雅昌成立25周年。25年来,雅昌斩获各类国际印刷大奖960余项,10次荣膺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称号,92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共揽获有着世界印刷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印制大奖——班尼奖364项,其中金奖69项,成为连续九年获得班尼奖最多的企业。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感慨道:“雅昌挣回了从宋代毕昇开始的首创性尊严。”雅昌,让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在世界舞台上散发出了灿烂的光芒,也让中国先进的印刷工艺展现在了世界面前。
在万捷心里,书籍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收藏品,是艺术家和工匠、科技共同合作的作品,而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阅读工具。万捷将公司定位于艺术印刷,他想要做的,不仅要通过艺术印刷促进印刷业进步,还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研究艺术需求、艺术规律,实际做到传承艺术。
印刷工艺的突飞猛进,业务领域的全覆盖,艺术数据的快速累积,雅昌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在艺术的推动下,2000年,雅昌艺术网诞生了。它以“网”的形式,提供艺术品的数据采集、分类、存储与管理等服务,为艺术专业内容创造者和艺术爱好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发布系统”由雅昌首创,并建立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数据库、艺术家及作品数据库、书画印鉴数据库、画谱收录书画著录数据库。以“库”为核心,生成雅昌艺术市场指数,包括成分指数、分类指数、个人作品成交价格指数三大类。
从雅昌到雅昌艺术网,就是传统印刷与艺术的跨界,是传统纸介与互联网的融合,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如果说雅昌艺术网的最初设想就是打造一个能够方便安全的储存艺术品数据的平台,并放大其价值、满足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的需求。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让艺术平台更精准的聚焦艺术,将艺术传承、延续。
聚焦艺术,就要对艺术领域的海量数据做到精准分析,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其核心引擎就是“中国艺术品数据库”。
“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就是“以艺术为中心、以数据为支撑”,搭建一个由生产数据自动转换成数字资产管理的收集、存储、展示、交换和交易的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为拍卖公司、艺术家、博物馆、收藏者、出版社、艺术爱好者等提供多元化服务,它将艺术生态链上所有的环节的信息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发布,利用云计算、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开展中国艺术品数字信息的大图片存储、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共享、容灾安全等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以及进行系统集成应用、硬件平台搭建。这些都能使我国与艺术品相关的所有行业形成规模效益,对于艺术品流转中所有的环节的保护、传播、交流和交易等有所保障。
“中国艺术品数据库”目前由以艺术品中心库、艺术家中心库等为核心的19个海量艺术数据集群组成,将珍贵的中国艺术品以图文资料的形式与艺术机构、艺术活动、艺术资讯和艺术图书360°的数据资源实现共享。
其一,艺术品中心库。共有艺术品图片资源4500多万张,累计存储容量达2PB;同时每年新增资源近百万张,新增存储空间约200 TB;艺术图书资源15万本、艺术期刊1651期、艺术展览资源5.8万个、艺术视频2.3万个、艺术文献20万条、文博机构近9000家。
其二,艺术家中心库。共有艺术家资源14万位,其中,国画家121169位,书法家28312位,油画家4826位,摄影师3000位,艺术家作品图片2487331件,艺术家照片745029张,艺术家相关展览14521个,艺术家文献115436条,艺术家个人出版物16707本。
其三,文博机构数据库。共有博物馆4800家,美术馆1600家,展览馆572家,艺术中心与其他文博机构1828家,其中,文博机构馆藏作品图片近721380张,博物馆馆藏出版图书3915本。
这些艺术相关的海量数据在推动着雅昌艺术网朝着精准聚焦艺术的既定目标坚定前行。艺术品数据库让艺术品得以永续传承,艺术品数据库也是让中国艺术文化形象得以展示的当代“四库全书”。
如果说,“库”的基本功能是储藏,但储藏却不是“库”的最大的目的,其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应用。围绕着“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专业而强大的数据体系,雅昌艺术网开发出了七大应用功能。
其一,组建从事中国艺术市场监测和研究的第三方独立机构AMMA(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它以“艺术行业数据有效为艺术品市场服务”为宗旨,为艺术品市场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参考,让艺术品市场更透明,推动艺术品市场向重视数据和定量分析转变。
其二,组建中国艺术品数据中心。通过整合雅昌多年来专注艺术领域的资源、技术和经验,以“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为核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学技术手段,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和应用服务。同时,自主研发包括雅昌云图、雅昌VR、博物馆展览、博物馆导览等在内的多款数字化产品,还与包括中国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等在内的文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中华艺术的传承。
其三,“雅昌艺+”。通过“雅昌艺+”深入关注艺术家的艺术价值,以“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服务,提供线上及线下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实施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版权保护,为每一件艺术品建立可追溯、可查询的“身份证”信息,为艺术品鉴定、收藏等提供信息基础,保障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实现艺术品有序传承。
其四,打造雅昌艺术网。运用全球顶尖IT技术,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经验和艺术数据,与政府单位、故宫等文博机构、院校及海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目前,该网站的专业会员已超过295万,日均浏览量达870万,峰值最高时可达1500万,Alexa(网站流量全球综合排名)中国排名进入前300位。
其五,设立“流动美术馆”。使以往“深居殿堂”的中外文化瑰宝走进寻常百姓,让民众与展品产生共鸣,拉近民众与艺术家、艺术机构之间的距离,让展览跨越时间、空间、地域,实现“永不落幕”的展,以此推动艺术的普及教育,进而提升全民艺术素养,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
其六,开发雅昌艺术图书。汇聚中国乃至世界各个时期艺术家、出版社、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最全面、最优秀的艺术内容资源,为出版机构、艺术家等提供一个艺术类电子书授权、制作、发布、展示、推广和销售的综合服务运营平台。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民众提供一个具有艺术资源检索、查询、购买、下载等数字化阅读等功能,并兼具便捷、环保、时尚等特点的艺术学习工具,让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七,“传给雅昌”。以“让影像艺术之美走进生活”为愿景,通过雅昌独有的工艺水平,结合现代IT技术及移动网络站点平台,为摄影机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以及影像消费的人提供专业、便捷的影像艺术服务,为普通大众参与到当代艺术中提供了途径,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雅昌艺术网以“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为基础所开发的七大功能,旨在聚焦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界众多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综合服务。一是通过为艺术领域专业的高端客户提供印刷相关服务、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出版、展览陈列、艺术图片版权交易、艺术品高仿真等服务,形成并完善了B to B的商业模式,实现“为人民艺术服务”;二是将丰富的艺术资源,通过建立版权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靠“中国艺术品数据库”资源平台和雅昌艺术网网络资讯平台,面向艺术消费市场,为用户更好的提供艺术鉴赏和投资、艺术教育和普及产品以及艺术鉴赏和收藏产品等服务,开拓全新的BtoC商业模式,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
“中国艺术品数据库”的良好运营,攻克了艺术资源数字化等关键技术,并且在国家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故宫博物院、永乐宫壁画、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以及安徽博物院等多个文博机构开展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为艺术界与艺术家提供全面而精准的数据平台,为普通民众提供参与当代艺术的平台,为艺术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印刷是绵延2000多年的古老技术,在万捷心里,印刷始终是雅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且依然具有生命力,并且依然具有生命力。印刷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逐渐转向智能化发展;也因为科技的力量,印刷行业与互联网结合,也有了数字化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对印刷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纸制品出版物的萎缩便是冲击的具体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印刷协会会长认为未来印刷行业将会是数字化、信息化为主流,会替代当下的印刷技术。
在万捷内心中,古老的技术并不会真正消亡,而是会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印刷技术应当与艺术服务、艺术教育等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只是简单的印刷书籍,书籍只是载体,其核心是数据内容。
在数字时代,内容不只是成书,也能成为互联网的内容,应当用数字技术将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传统纸媒和现代数字技术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很好地互补,这也构成了雅昌战略设计的前提。
纸质出版物有多种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收藏功能,也同时具备传承功能。艺术品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历史,镌刻文明。当代艺术就是在记录当下,记录我们的时代。雅昌的艺术书籍,就是用最合适的方式传承文化,保存我们曾经的文明,记录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
传承祖国优秀的艺术珍品是雅昌艺术网的首要目的。回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曾经流淌过多少堪称奇珍异宝级的艺术品。然而,由于时间的消磨、收藏的局限和天灾人祸等原因,这些奇珍异宝级的艺术品有的沉溺于历史的长河中、有的被时光的无情磨砺得残缺不全,为后人留下的不是美丽的传说而是无穷的遗憾。
雅昌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通过运用IT技术,将现存珍贵艺术品的图文资料以各种数据格式永久地存储起来,并应用在印刷、出版、艺术品复制、展览等领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弘扬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其中,完成西藏布达拉宫壁画数字化采集工程和服务于“数字故宫”工程就是很好的见证。
坐落于市西北玛布日山、居世界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在2015年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这座雄伟的宫殿自17世纪重建以来,第一次被来自雅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宫内壁画艺术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的高清数字化的采集和梳理,令许多常年被建筑结构遮挡的壁画艺术得以重见天日,让这些壁画艺术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这项工程的实施对于藏传艺术的传承和文物保护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珍贵的壁画数据将为今后对族壁画艺术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未来还有望在艺术藏品数字化、布达拉宫艺术资源管理平台、旅游导览及数字应用、布达拉宫系列艺术整理和布达拉宫工作人员培训等发挥作用。雅昌的这一行动,是在世界屋脊上谱写出一曲“文化”的新乐章。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人民大众从线下到线上,多种形式地走进故宫、了解故宫,充足表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指导思想。“互联网+应用传播”的路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赏。然而,在故宫博物院众多数字化产品和文创产品推陈出新的背后,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要对故宫馆藏的180多万件(套)文物进行数据信息高清采集、加工和存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雅昌始终是积极参与者、践行者。
2018年,雅昌的专业数据采集团队还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文物局以及各地市文博机构进行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及应用工作。
雅昌重要功能是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雅昌以领先的IT分析技术、完整的信息采集手段、完善的管理机制、标准化流程和全球化的服务网络为支持,通过艺术品DNA系统,为每一件艺术品赋予唯一“身份编码”对艺术品多维度、线性发展轨迹真实记录,完成艺术品身份信息锁定。打造随时查询的艺术品保真、溯源系统,与政府艺术品诚信数据库系统互通,实现对庞大的艺术品市场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艺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艺术不是艺术家的艺术,是人民的艺术。雅昌将艺术家手中的艺术,利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手段,变成普通人身边最普通的艺术。
艺术的根源是让普通人学会审美。美,是修正人的心灵、修正人的思想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源,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根源。
从一张照片“传给雅昌”成为一本相册开始,从一次艺术品的信息查询开始,从一次“流动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开始,从一次线上“艺术看展”开始,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服务专业、公益大众”,让雅昌用公益的方式,将艺术之美传播。雅昌所倡导的正是艺术背后的慈善力量。
雅昌打造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实现了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使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精髓得到保护。2010年,中国艺术品数据库项目被评为“中国企业公民优秀项目”。
2010年,由雅昌创始人万捷发起,与故宫博物院和社会有名的公司家共同成立的“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默默为传承保护中华优秀文化潜心奉献。
2012年,雅昌成立雅昌艺术基金会,积极开展“点亮孩子艺术梦想”等公益项目。通过雅昌艺术基金会联合各大基金会、艺术机构、出版社、艺术家与知名企业,根据科学的“艺术标准”体系,为乡村学校建立艺术图书馆,捐赠录入艺术教育内容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设立艺术教育梦想课堂,邀请艺术家、艺术院校或美术文博机构的专家志愿者义务授课,旨在为孩子们的美育教育贡献力量。
雅昌联合深圳民盟、万科公司联合发起“传递希望,‘书’出梦想——帮助边远地区建立图书室”公益活动,迄今为止,已捐赠图书64500册,帮助成立图书室30个。
促进绿色环保大业是雅昌自觉承担的社会功能。雅昌从自身做起,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提升出版印刷品质,缩短印刷周期,减少环境污染,增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及技术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潘公凯先生曾这样评价雅昌:“雅昌是艺术家的朋友,是中国美术行业、美术领域的重要支持者,是我们中国文化界的骄傲,是一家真正有文化、有理想的企业。”
雅昌紧随时代的脉搏与机遇,抓住艺术的根基,以饱满的文化情怀、坚持不懈的匠人精神,铺就出一条艺术传承之路。雅昌对艺术的追求无止境,亦如艺术的生命没有终点。
为人民艺术服务的雅昌,用顶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每一件艺术品的真谛进行还原,让艺术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真实的印记,让艺术品的价值得以延续和传承,向世界展现艺术的无尽、文化的力量。
文化就像我们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深刻地烙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举动中。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文化的转型和升级是让国人素质提升的根本。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建设,文化就是人的思想。文化就像血液一样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亦如文化就像新鲜血液一样洗礼着我们每一个人,让人们身上散发出文明的力量。
——选自《他们正在改变中国》,本书由财经媒体40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此书建国70年来中国大地崛起的38个民族企业为案例,讲述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