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5-31 08:11:09 | 作者: 艺术纸系列
纸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承载力。近年来,在吕胜中、徐冰等学者型艺术家的培养和带动下,一批以纸为媒介进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李洪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创作的纸艺术品不仅拓展了纸的媒介语言,呈现出多种样态,而且将“纸”带有文化感知的一面也体现出来,引发观者对其作品内涵及观念的思考。日前,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出于一种对文化的使命感和对母校吉林师范大学的深厚情感,李洪波担任了该研究所所长。纸艺术研究的意义何在?未来纸艺术研究所将开展哪些工作?在中国纸艺术创新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艺术家做了哪些具体尝试?美术文化周刊的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家李洪波。
美术文化周刊:中国纸艺术发展到今天现状如何,纸艺术的研究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来说有何特殊意义?
李洪波:纸艺术发展到今天能够说是繁花似锦,无处不在。虽然对纸艺术的定义仍有些模糊,但有意义的应用可以大致界定纸艺术的范畴。今天纸艺术的发展一种是对旧有传统的沿袭,一种是现代观念的创新,其他现象可待探讨,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创新大多还是借鉴传统元素。
中国至今都没有正规专业的纸艺术教学、科研机构和博物馆,没有完整的纸艺术史著作及系统全面的中国纸艺术考察报告。中国纸艺术研究所的成立填补了我国纸艺术研究机构的空白,借助这一平台,可以更好地普及、推广纸艺术,记录、整理纸艺术,传承、发展纸艺术,研究、保护纸艺术,这是非研究机构无法替代的意义。
李洪波:具体工作内容有:第一,整理中国纸艺术文化的历史脉络,以学术论文、专著等科研成果为基础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基地、平台;第二,推进中国纸艺术的国际展示与传播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纸艺术;第三,以纸为媒介培养优秀的艺术教育从业者及艺术家,为社会提供简便易行的艺术教育手段;第四,推进中国纸艺术的研究与出版工作,以及纸艺术图像数据库建设工作;第五,建设中国纸艺术博物馆。
目前,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慢慢的开始编撰《中国传统纸艺术》《中国当代纸艺术》《中国文房文献集成——纸文献》,2018年7月将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交流展览项目,9月将举办“中国纸艺术展”。今后每年将举办一次中国优秀纸艺术个案研究展。2019年拟举办“国际纸艺术双年展”,作为研究所的长期项目,未来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研究所将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善自身平台建设,同时申请省级科研基地。
美术文化周刊:将中国传统的纸作为艺术媒介应用于当代艺术创作中,并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些年来你做了哪些尝试?
李洪波:2012年在悉尼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花海》,能够说是一件探索社会问题的作品,作品以纸为媒介,制作出AK47、手枪、子弹的模型,根据场地摆放出各种绚丽的空间图案,在展览空间中人们看不到武器的模样,但把展开的作品合起来,变成武器模型时,观众多由笑起敛容。这种互动参与式的作品,利用对公共符号的认知,引发观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艺术创作一定要借助有形或无形的媒介语言传播,而我选择公众熟知的纸与武器符号为媒介,拉近观者与作品的距离,媒介带有极强的亲和感及超乎想象的未知空间探索,促成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精神互动。
美术文化周刊:纸艺术品有着可变性、延展性等特殊属性,这无疑给美术馆的收藏、展陈设计以及公共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结合此前办展的经历谈谈你的体会。
李洪波:传统艺术多以平面绘画、立体雕塑为主,现有的艺术空间也多以此为基础设计建造,但今天的艺术早已经超出馆舍展览的范畴,纸艺术只是其中一类。不管纸有咋样的特性,其在美术馆的收藏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世界上很多艺术品是纸本的,特别是图书,所以收藏不应该是问题。
但纸艺术品的展陈确实给艺术空间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比如我在悉尼双年展上展出的《花海》,展览方给我提供了800平方米的空间,我创作时就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我必须在保有作品色彩特质的同时“占有”这个空间,让作品拥有体量感,并给观众留出通道,规划好他们观看的路线,让他们可以“走进”而不单单是“走近”作品,这些要求决定了作品的展陈方式。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传统的绘画、雕塑布展形式已经不适应今天带有探索意义的作品,无论是摆放位置、空间关系还是作品呈现,都需要艺术家、美术馆、观众共同完成,所以具有一事一议的倾向。当然,这样的作品也给公共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眼前的作品,观者往往不能准确定义其属性,是雕塑、装置,还是绘画?这需要各方人士一起努力,探索解决创新带来的新问题。
李洪波:超越传统、创新求变、介入当代、模糊界限,这是我所了解的国际纸艺术发展趋向。纸发展到今天,没有一刻停止向外延扩展的脚步,每个领域都试图寻找它所带来的便利,艺术家也不例外,都在探索属于自身个人的艺术方向,所以这是一个没有方向性的材料,如果一定要给一个方向,我想那就是创新!